top of page

2022

銅鐘藝術賞

互生

林沛瑩

2022/01/07 - 02/28

2024 Tung Chung Prize|GHOST IN THE SEA-M
2020年全球因冠狀病毒肆虐起了變化,世界秩序因病毒而改變既往的運作規則。藝術家林沛瑩透過病毒不受物種生殖隔閡限制的特質,嘗試以「病毒圈」(Virosphere)的新視野切入,呼應人類與生命個體相互依存的本質,藉由作品開展出人類與病毒共存的辯論。
資產 2LOGO.png
藝術家林沛瑩結合了生物科學、社會文化及藝術等不同領域的切入角度,呈現人類與病毒多種對立或磨合的交疊關係,並期待能夠帶領觀眾得到自己面對病毒議題的態度。「互生 Inter-(Being) —林沛瑩個展」以病毒作為思考媒介,分別從精神、身體、行為等面向切入,作品〈相即共生練習簿-出神1:1〉為薩滿靈媒召喚冠狀病毒靈的降靈儀式,配合多宗教樂曲及肢體律動,透過手工針織模擬電子顯微鏡下的病毒蛋白質複製機制,是一個書寫病毒靈性的文化儀式;〈相即共生練習簿-族譜X〉則結合訊聯生物科技(Bionet Corp.)進行基因定序檢測,藝術家並進一步將自身基因中潛藏的病毒序列以紅色訊號標示出來,在快速閃動的投影中,揭示出人類與病毒已然在長期演化中共存、互生的事實;〈邊界溶解〉建構病毒爆發的想像敘事體,收集疫情下人對病毒所隱藏的慾望恐懼;〈合生體初生宣言(人類版)〉羅列了十個跨物種合作基本行為準則,探索與微生物共處的新模式。藝術家向病毒展開詰問,以非典型的語境,表述人類與病毒共存的新認知。 贊助人|簡靜惠女士 主辦單位|洪建全基金會 協辦單位|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C-LAB 協力夥伴|訊聯生物科技 設備贊助|Panasonic Taiwan 贊助單位|Instrument Inventors Initiative、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StimuleringsFonds

ARTIST

林沛瑩

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設計互動碩士,及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創作範圍嘗試結合科學與藝術,討論如人類情緒、語言、及文化社會層面間的交互影響、互動性自數位延伸至生物及思考層面的新可能性。最近的研究主題為玩弄可見/不可見、有生命/無生命之間的界線,並尋找探索這個界限的工具與方法。曾獲 2015 林茲電子藝術節 Hybrid Arts 類別榮譽提名,2020 因〈病毒之愛 Virophilia〉與〈病毒馴獸師 Tame is to Tame〉作品獲「歐洲執行委員會科學、科技和藝術大獎」榮譽獎。

EVENT


「共生體宣言啟動計畫」工作坊

2022.01.08 l 林沛瑩 l 共生體宣言計畫將邀請參與者共同討論、修改,並改良現場展出之十項「共生體宣言」。合生體 (Holobiont)意指宿主與其共生的微生物,透過生物分子網絡所組成的獨立生態,由 Lynn Margulis 在 1990 年代提出,近年逐漸受到重視。合生體概念在人類世界中的體現為,「個人」將不僅是組成一個人的所有人類細胞,也包含這個人身上所有的微生物,並且「個人」的思考、身體狀態皆會受這些微生物的影響。這樣對「自我」的定義有何影響?我們又將如何訓練自身能力,發展出合生體感知(Holobiont-Awareness)。

組合A_edited_edited.png
  • Instagram
  • Facebook
  • YouTube

100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9號12樓
+886-2-2396-5505

行政洽公

每週一至週五,09:30~18:30

國定假日連續假期不上班

 

藝術展覽

每週二至週日,11:00~18:00

佈卸展期間及國定假日連續假期不開放

 

© 2025 © HONG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