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4
銅鐘藝術賞
銅鐘藝術賞得主
李亦凡
2024/07/24

憑藉對影像創作的實驗精神與敘事張力的敏銳掌握,2024年度第八屆洪建全基金會「銅鐘藝術賞」由藝術家李亦凡獲得。
洪建全基金會將頒予獎金100萬元,肯定他以自製影像技術開創當代影像可能性的創作實踐。基金會執行長張淑征表示:「李亦凡的創作具有獨特的敘事風格,將技術革命中的理想與失落融於冷僻知識與個人囈語之間,引領觀者觸探虛擬與真實、科技工具與道德問題的模糊界線。」
「銅鐘藝術賞」,乃洪建全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簡靜惠個人贊助之獎項,以文化創投的前瞻概念出發,遴選一位具獨特視野及國際觀的台灣當代藝術家,基於對藝術家創作理念的信任,在概念階段即給予肯定,以委託創作的形式支持其藝術實踐。自 2018 年起,銅鐘藝術賞的得主分別為許家維、鄭先喻、林沛瑩、致穎。本屆得主李亦凡表示:「非常感謝洪建全基金會銅鐘藝術賞,對我來說這是藝術職涯現階段一個非常重要的肯定與支持。在新作中,我將持續探索當代科技與人的關係。」。
繼 2022 年獲得台新視覺藝術獎後,李亦凡再以錄像作品〈難忘的形狀〉獲得 2024 年金穗大獎,與此同時,李亦凡也通過了本年度的 Rijksakademie 徵選,於九月前往荷蘭駐村,進一步打開國際舞台。
李亦凡自 2019 年起嘗試以遊戲引擎搭配「實時影像」手法進行影像創作。從〈important_message _360.mp4〉談論資訊爆炸下人的生命狀態,到〈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以數位人之姿揭露數位人身分背後的商品本質。本次的新作,李亦凡將延續對於當今數位創作者與創作軟體之間關係的討論,並聚焦於幾個方向,包括:當今逐漸從「產品消費者」演變為「服務使用者」的創作者與創作軟體之關係;軟體中因應新添加的 AI 生成功能,而內建的使用條款限制,以及大數據回流而形成的「化約」問題等。
隨著生成式 AI 技術及軟體的普及,生產工具的本質也在悄悄地改變,連帶影響著創作者的生產方式,以及當中的倫理爭辯。李亦凡將秉其一貫的黑色幽默,引領觀眾在陣陣歡笑與苦笑之中,一窺當前正在發生,或即將重建的新型態生命政治。
ARTIST
李亦凡
李亦凡居住與工作於台北,作品透過幽微的黑色幽默的手法探索數位時代之下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近年使用遊戲引擎中自製的影像工具,以一人劇組的方法即興地搬演影像生產技術背後的故事。近年來先後接受國藝會「WSAD」、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瘋狂影像工具」等計畫支持,以機造電影做為研究對象,開發一系列基於「遊戲引擎」的影像創作工具,並透過這一工具完成〈important_message_360.mp4〉、〈Rewiring〉、〈不好意思⋯請問一下這個怎麼打開〉、〈難忘的形狀〉等作品,參與「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01_LOVE 愛情數據—2020臺北數位藝術節」、「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小世界—2023台北雙年展」等展出。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