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9
問問題計畫
REAL or IMAGINED?
WITHOUT COMPOSING
張永達
2019/12/20 - 2020/02/27

REAL or IMAGINED?
無所不在的宇宙射線,究竟是超新星留下的痕跡、宇宙的能量,還是我們想像中的氣場、集體潛意識或超自然現象?
WITHOUT COMPOSING
藝術家張永達善於觀察日常生活中細微變化、易於忽略的現象和聲響,結合科技,將不可見的宇宙能量轉換成聲音與視覺裝置再現於展覽空間。
「Without Composing」系列是張永達對於藝術品與創作者之間控制程度的一次大膽實驗,而具體的方式,則是透過無法人為控制的放射粒子,以及無記憶性質的隨機演算法,來創造出兩件「沒有作曲」,或者說「不透過人工作曲」來創造的聲音作品。
〈Without Composing_n°1〉的裝置是由一個個相同的小單元(蓋格計數器 和蜂鳴器組成的電路模組),各自上下左右等距連接,所拼接而成的電路模組矩陣。蓋格計數器基本上就是用來偵測和採集放射粒子。因為這一類的放射粒子稍縱即逝,且以完全無法預知的方式在宇宙中輻散,於是當不可見的放射粒子穿過蓋格計數器,便會觸發蜂鳴器發出聲響,因此每一個電路模組就在當下連成一片聲音的網絡,也同時將不可見的宇宙元素轉換進入人類可以感知的系統之中。
〈Without Composing_n°2〉是一套裝有微型電腦的裝置,在播放巴哈D小調協奏曲(BWV974)的同時,也導入了一套「馬可夫鏈」的演算式,這個演算式則可以將原曲上的每一個音符,以無記憶性質的方式隨機轉換,並邀請觀眾一起體驗由演算法所重新編寫的嶄新樂章。
EVENT

Radiation Walk
2019.12.28-29 l 蓋格計數器 X 張永達 l 藝術家帶領參與者手持蓋格計數器展開聲之旅,穿梭台北廈門街、中正紀念堂公園、信義商圈住宅周邊、台北101-89樓觀景台,蓋格計數器在這些地點中所偵測的放射粒子,各自發出不同頻率的聲響,一幅幅台北城市的輻射音景也隨個人想像自由奔馳!!

「數位、無常、演算、以及非形上学的無限」座談
2020.02.22 l 郭昭蘭 X 張永達 l 針對展覽以蓋格計數器(Geiger counter)為媒材進行詮釋,與談人郭昭蘭副教授用「無限性」的觀點來解析本展:提出喬托(Giotto)、普桑(Poussin)、莫內(Monet)的作品與張永達作品「相遇」,牽引出各時代對無限性的想像探究。經由對談推進藝術家對藝術實踐場域的梳理,並深入作者創作核心,進而歸結出藝術家因應不同空間尺度的展演敘事,將觸發觀者當下不同聽覺-視覺的感知經驗。
REVIEW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