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5
認養計畫
PROOF AS IF PROOF WERE NEEDED
張碩尹工作室
2025/07/04 - 07/20

〈Proof As If Proof Were Needed〉是一件互動式電影裝置,探索家作為個人和國家身份的象徵,以及作為潛意識隱喻的場域。這件作品邀請觀眾穿梭於一座台灣房子的各個房間,並探究曾經居住於此的婚姻故事。
〈Proof As If Proof Were Needed〉是一件為美術館空間設計的互動式單頻道影像作品。畫廊地板上以白色膠帶標記出一座舒適的台灣郊區住宅的平面圖。牆面上投影著這座房子的影像。當訪客踏上平面圖時,投影上將顯示該房間的影像。隨著訪客從一個房間移動到另一個房間,他們可以探索這座房子以及曾經居住於此的婚姻故事。他們回到了這座廢棄的家,收拾自己的物品,並整理彼此隱藏的秘密。這件作品既是一個閉環,又是一個逐漸展開的故事。探索房間的順序會影響對這對夫婦之間發生事情的不同詮釋。
〈Proof As If Proof Were Needed〉是張碩尹工作室與 Blast Theory 的合作作品。
〈Proof As If Proof Were Needed〉是 SXSW「未來藝術與文化」計劃的一部分,由 British Underground 與英國藝術委員會製作,並獲得英國文化協會的合作支持。此作品同時也獲英國文化協會、英國電影協會旅行補助以及台灣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NCAF)「跨域合創」的支持,並在洪建全基金會的贊助之下於臺灣展出。
主辦單位:張碩尹工作室(台灣)、爆炸理論(英國)
合作單位:工業技術研究院
協辦單位:臺北數位藝術媒合平台
贊助單位:英格蘭藝術委員會、國藝會、台北市政府、大可創藝、風痕國際有限 公司、ELAC、洪建全基金會、一菅空間
多媒體設備贊助:Panasonic
攝影:王世邦
ARTIST
張碩尹工作室
張碩尹工作室自2019年創立,為一家位於台北的藝術家工作室。工作室著重遊戲與藝術批判性。工作室的計劃透過創造多重感官經驗的互動界面,創造出吸引玩家與藝術觀眾的沈浸式遊戲體驗,讓他們通過簡單的操作進入獨特的敘事環境,並由此反思人與科技和社會的關係。這些計劃為一對商業遊戲的美學批判——如此以消費者慣性為中心的意識形態遮掩了玩家與藝術家、遊戲設計師之間的對話。
工作室的作品在多個國家展出並獲得多個國際獎項,包括台北雙年展、廣州三年展、亞洲文化殿堂(韓國)、山口情報藝術中心(日本)、惠康基金會(英國)、康普頓弗尼美術館(英國)、床墊工廠美術館(美國)。工作室的重要獎項包括西南偏西藝術節沈浸式評審團特別獎(美國)、台新藝術獎、台北美術獎、Art Central新晉精英大獎(香港)、VIA藝術大獎(英國)。工作室的作品受台北市立美術館(台灣)、洪建全基金會(台灣)、アウラ現代藝術振興財団(日本)、赫爾佐格·達席爾瓦基金會(西班牙),與亞洲、北美、歐洲私人收藏。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