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5

​特別合作

HONG ✕ RIJKSAKADEMIE

災變論

許哲瑜

2025/04/18 - 06/14

2024 Tung Chung Prize|GHOST IN THE SEA-M
loader,gif
本展為 HONG × RIJKSAKADEMIE 國際駐學計畫成果發表。 「災變論」展覽由許哲瑜與陳琬尹共同創作,自過往的關注上,更進一步從神經系統與外在世界的關係探討出發,將身體視為外在世界的模擬器,假想人體經由神經系統將外在感知反應至身體內部,藝術家將其比擬為對現實的虛構,透過3D掃描與虛擬實境,以多頻道影像裝置,建構在承受現實的災難之後,一個被放逐於時間之外,卻再現現實感知的精神性空間,以此建構另類的「災變論」,重新探索靈魂、肉身與災難現實間的關係。 展覽延續與刑案掃描團隊的長期合作,從數位手段重建身分的工作方法中取得創作靈感,並結合新聞媒體上進行中的戰爭與災難的兒童影像,參照團隊過往於事件現場中以結構光 3D 掃描受害兒童軀體的資料庫,將真實的身體數據在重新組裝、調整後,結合動態捕捉技術,創造虛擬的錄像場景與兒童角色模型。這些影像模型成為災難後靈魂遠離的身體副本,作為記憶外在變化的特殊媒介,透過兒童型態設定,隱喻未社會化的純真暴力與災難。
資產 2LOGO.png
由洪建全基金會與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Rijksakademie)合作推動的「國際駐學計畫」,自 2023 年起啟動,為臺灣民間非營利組織首例。作為世界頂尖藝術駐村機構,Rijksakademie給予駐村藝術家從技術至理論全面性的創作支援,申請的藝術家們須通過如美國常春藤名校般的激烈角逐以成為駐村藝術家,在洪建全基金會與Rijksakademie所合作的「國際駐學計畫」中,若有臺灣籍、以臺灣為長居地,或創作主題與臺灣高度相關的青年藝術家申請駐村獲選,將有機會獲得洪建全基金會的贊助,支持其駐村計畫,希冀在臺荷雙機構的支持下,扶植臺灣藝術家運用國際專業資源發展創作。
「災變論」:許哲瑜個展——HONG × RIJKSAKADEMIE 國際駐學計畫 藝術家|許哲瑜 展期|2025年4月18日至6月14日(周一至周六,11:00—18:00) 地點|洪建全基金會(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 9 號 12 樓) 主辦單位|洪建全基金會 多媒體設備贊助|台灣松下電器 Panasonic Taiwan

ARTIST

許哲瑜

許哲瑜以動畫與錄像為媒介,探索媒體、歷史與個人記憶之間的關聯。畢業於臺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曾駐村於 HISK 比利時高等藝術學院(2019–2020)、Le Fresnoy 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2020–2022)、Rijksakademie 阿姆斯特丹皇家視覺藝術學院(2022–2024)。參與展覽包括布魯塞爾表演藝術節(2024)、德國世界劇場藝術節(2023)、聖保羅雙年展(2021)、首爾媒體城市雙年展(2021)、Sonsbeek 公眾項目(2020)、Videonale 波昂錄像藝術雙年展(2020)、上海雙年展(2018)、倫敦設計雙年展(2018)、亞洲藝術雙年展(2017)。參與影展包括 IFFR 鹿特丹影展、NYFF 紐約影展。 陳琬尹寫作與研究,關注藝術實踐與歷史如何書寫、再現、建構的對峙,參與展覽與寫作計畫包括: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破 身 影》研究編輯(2017)、國立台灣美術館亞洲藝術雙年展「Phantas.ma/polis」客座評論(2021)、荷蘭凡艾伯當代美術館展覽專書(2024)。亦以編劇創作身分參與錄像創作,作品近年展出於布魯塞爾表演藝術節(2024)、德國世界劇場藝術節(2023)、聖保羅雙年展(2021)、首爾媒體城市雙年展(2021)。現為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現代與當代藝術史博士候選人。
組合A_edited_edited.png
  • Instagram
  • Facebook
  • YouTube

100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二段9號12樓
+886-2-2396-5505

行政洽公

每週一至週五,09:30~18:30

國定假日連續假期不上班

 

藝術展覽

每週二至週日,11:00~18:00

佈卸展期間及國定假日連續假期不開放

 

© 2025 © HONG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